由食品“小标签”引发的思考

2016-06-07 11:50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日,利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在一家小食品店内发现19把外包装上标注有纯小麦石磨麸子面,均来源于渝东同一厂家,包装上印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注明常吃纯小麦石磨麸子面有以下好处:《本草纲目》中曰:可止泻痢,调中去热,直通散血、润大便、治气痢、除黄疸、补虚、止泻、止汗、改善大便结构;《日华子本草》记载:调皮肤、养心肺、解热毒;可有助于预防结肠及直肠癌;可降低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可预防乳腺癌;可延长妇女的绝经期等八条功效。未注明净含量、成分或配料表、产品标识代号、储存条件、生产许可证编号。因该店主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一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利川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现场依法对这19把纯小麦石磨麸子面实施了扣押,并下达查封(扣押)通知书,立案处理,并给与了相应的处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工业现代化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民群众对食物消费需求需求已从温饱型向营养型、健康型转变。特别是随着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越来越注重营养的均衡。希望在购买食品时了解食品的具体营养成分含量,以便选择更适合自己营养需求的食品。食品标签就是预包装食品(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就是向消费者传递食品组成、特性和营养性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标签标识对人们对食品的选择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每年和标签标示规范性的有关问题见诸报到的不少,但是在某些角落里还是能看到一些“问题产品”。政府、监管部门和媒体普法宣传覆盖面不够广,大部分偏远地方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普遍认知度不高,有的甚至刚学会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无意识在购买食品看标签标识,更不知道标签的作用和性质。当前,我国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占据目前食品市场主导地位,分布隐蔽、生产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产品质量差经营理念落后是小作坊共有现状,那么食品标签标准的执行力度更是可想而知。加上,在过去,违法成本低,这些都是助长、导致市场标签标识混乱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表明下列事项: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储存条件;生产许可证编号……”、“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国家已做好标签的立法工作,政府和媒体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和监管部门对不规范标签标识的查处力度更需要及时更上,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加大惩处力度,开展好标签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检查企业食品、保健食品的名称、保健作用、功效成分、适应人群和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等内容,有无描述或暗示具有治疗疾病的功用等虚假、夸大宣传等。加大对夸大宣传标签打击力度。虚假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社会经济秩序,是恶劣的违法行为之一。向社会公开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强化公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营造社会共治氛围。这不仅是任务,更是人民的诉求,时代发展的需求。

  以上销售堪称“包治百病”的纯小麦石磨麸子面的行为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还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欺骗了百姓的信任,理当受到惩罚。希望在政府部门、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下再也看不到标有类似夸大宣传的“小标签”的食品。

  (利川市食药监局 邹方琴 廖国润)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